读书笔记一则

发布时间:2023-06-14   作者:admin   阅读:0 次

近日,心血来潮,于家中整理满墙书籍,书架高处找出吴晓波先生2001出版的作品《大败局》,看着泛黄的书页,不觉间,束之高阁20载矣。翻看书中满满的批注,恍若隔世。略作整理,作此读书笔记一则。

打败你的,可能就是你最强大、最具优势的地方。

可能有人要说,既然是最具有优势的地方,怎么可能成为打败自己的武器呢?下面,就从秦池酒的故事切入这个话题。

1995年,秦池以6666万元获得央视新闻联播后5秒黄金标板,成为第二届央视标王,这家成立不足5年的潍坊临朐县小酒厂一夜之间名闻天下,短短两个月时间,实现销售收入2.18亿,实现利税6800万元,一跃成为“全国白酒三强”。尝到甜头的秦池酒厂,次年又豪掷3.2亿,再夺标王,风头一时无两。

彼时,在铺天盖地的秦池广告中,一再的引用《临朐县志》对秦池古酒的记载,标榜其酒古已有之、系出名门。一家成立不过5、6年的酒厂,却要向外界宣传说自己的酒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,正是这样的宣传,为秦池的轰然崩塌埋下了隐患。

当时的秦池酒最具有优势的就是它的质量得到了国家的权威认可,1996年底,“秦池特曲”荣获了当时中国白酒行业唯一的“绿色食品认证”,1997年1月,秦池被评为“中国企业形象最佳单位”。彼时的秦池,利用川酒与自产原浆和食用酒精的勾兑技术,使得自身酒品保持口感醇厚、回甘绵长的特色,在当时,相较于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,这种后来被广泛使用的勾兑技术要更为先进,成酒中杂质更少,品质更为稳定,是行业的一种变革。然而,这样本该是无可比拟的优势的点,秦池却始终没有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告诉公众。

而秦池一味想要体现的、所谓的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,与自身行业变革者的优势之间具有天然的冲突、对立,可以说正是秦池的这种彰显“历史”的宣传把不实的信息传递给了大众,误导了消费者,给自己竖起了一块招人攻击的标靶。1997年初,一则关于“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”的系列新闻报道,在秦池最具优势的点上进行了攻击,把秦池推进了无法自辩的大泥潭,继而轰然倒地。

秦池给我们的教训是: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,在宣传自身时,应该紧紧地围绕自己的优势进行,要把自己优势的、先进的东西宣传出来,因为我们的行为最终都要接受真实的验证,坑蒙拐骗是长不了的,要让受众接受并认可你的与人不同的特点,不要让自己最具有优势的地方,成为自己送给别人的靶子,最终被用来击倒自己。

(郑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