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打篮球,打了很多年了。现在,也还能打。
虽时隔多年,但回忆起刚开始打球时候的镜头仍历历在目。
最早时候应该是二年级的一节体育课。体育老师让我们排成一列纵队站在架子前。然后给了排头的小朋友一颗球,那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它叫篮球。“看到那个铁圈了吗”,“看到了”,“把球往里扔,然后自己把球捡回来交个下一个同学,去后面排队,懂了吗?”。就这样轮流扔球开始了,当我扔到第五次的时候,命中了人生第一个球,那感觉比得上过年了。
那时候娱乐活动匮乏的我们,泛起了借球出来玩的念头。于是最早的一波球友,他们一致怂恿我去借。你学习好哦、你回回都考及格呐、老师们喜欢你啊、最重要的你大伯是老师呀,你不去行吗。天降大任于我呀,我就这样成了孩子王。于是乎,在那个农村小学的土地篮球场上,经常能看到一群孩子在玩着一种像篮球、像橄榄球、又像老鹰捉小鸡的运动。他们跑起来能带起一阵烟土,叫起来能盖过不远处的屠宰场,拉扯起来你能以为他们在打群架。可能疯一个下午,两拨人一都不能进几个球,可他们真的很快乐,很单纯的快乐。
从那时候开始,我深深迷恋上了这项运动,也由此打开了潘多拉魔盒,啊呸,是擦亮了阿拉丁神灯。
记得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已经是初三了。刚开始大家也都不看好我们班能打的怎么样,因为是重点班,大家都以学习为重。可结果呢,基本场场打花了对手。意外吗?其实不意外,相对来说,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听话,基本没有痞的早的那种,大家完成繁重的课业后去球场玩玩半场,也就半个小时以内。还记得我们的晚自习是十点结束,就在那个照明靠月亮的时代,依然让我们成了学校里其他班仰慕的一批人。其他人呢,可能他们连上下半场需要交换进攻篮筐都不知道。我记得有个哥们,下半场依然攻原来的框,还进了,那时候我要是知道有点赞这回事,我肯定给你点几十个。也就是那时候我结交了一帮忠实的球友,大家一起打打球,一起长大,彼此间的信任也随之建立,并延续至今。这可能也是篮球的魅力吧。
而后,经过了平淡无奇的高中大学,期间也从间断过在球场上挥洒热血。
如今,我已工作六年,身为干啥都慢别人半拍的人,是真真感觉到人生的无奈。被社会磨平了棱角的我还是经常往球场跑,只是我已不是那个扛着炸药包冲锋的愣头青。输赢也看的淡了,因为真的是为了快乐,为了难得的放松。就像我的一位老球友,已经七十多岁了。他跟我说他打了一辈子球了,也跳不起来了,可我不喜欢打麻将打牌,我就喜欢这个。
从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多年以后的自己,这样有什么不好呢,喜欢打,就打一辈子好了。
何云峰